深度好文丨吉他手,你到底想要什么?

吉他情报局

2019年08月29日 16:17 阅读 759

《中国吉他手,敢问路在何方》系列访谈


大家好,我是老于,很高兴可以在吉他情报局跟大家见面!这是由我和吉他情报局共同策划的专栏,如果一定要给它起个名字,就叫《中国吉他手,敢问路在何方》好了,听上去有点“土味”,可在我看来,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吉他艺术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国内吉他手的求索之路果然就跟“西天取经”一样,艰难且浪漫。

 

从早年的“摇滚黄金时代”和“吉他走进春晚”,到如今的“我奶奶也能当民谣歌手”和“你咋还不唱”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梗流行网络,吉他在国内的流行程度和普及程度与年俱增。这其中,广大吉他手和吉他音乐推广者们的不懈努力功不可没。在一些榜样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外行人看到了吉他的魅力跟无穷无尽的可能,吉他在国人心中的印象,也终于从“流氓乐器”和“简单廉价”这样的刻板偏见中解放出来,更多的人开始喜欢吉他、学习吉他,热爱吉他,甚至想要以吉他为业,成为一名职业的吉他手。



可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虽然很多琴友正在倾尽全力钻研吉他,可是成为一个单纯“以弹吉他为生”的人仿佛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在新、自媒体行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网络,我们看到了海量的吉他类Vlog、吉他直播教程,线下也有不同形式的吉他比赛接二连三地开办,这似乎给我们制造了一种“无数高手散落民间”的美好幻象,然而,在这些吉他手当中,真正能在正规的录音制作和大型商演中满足“行业及格线”的,又有多少呢?


(吉他自媒体众多)


就算抛开演奏硬实力不讲,如果把他们的创作——哪怕只是翻弹的作品投入市场——又能得到多大程度的回报呢?他们将收获怎样的口碑?这份收入足够他支撑他们的生活吗?如果不能,那他们还会继续弹吉他吗?能弹成什么样子?能像一些我们熟悉的职业乐手或演奏家那样,一直弹到老吗?如果一个热爱吉他的人,迫于无奈只能过着跟吉他关联不大的生活,他们会感到遗憾吗?


在职业与业余之间,无论是演奏技术、训练方法、思维模式亦或获取信息与资源的渠道,仿佛都隔着一道身姿诱人但言语暧昧的壁垒,让很多人想跳跃而不能,而上面提到的那些现实且冰冷的问题,更是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和解决的,这也正是我们开设这部专栏的主旨。

 

为此,我们请来了国内几位顶尖的、具有代表性的吉他手跟我们共同探讨这一话题。我们想借此机会,试着为广大的吉他爱好者探求一条更加明晰的道路,帮助大家成为更好的吉他手。当然,热爱吉他和音乐并非只有做职业这一条出路,但来自顶尖高手的经验分享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跟吉他相处,也让我们看到更宽广、更合适的路径选择。我想,这正是每个热爱吉他、热爱音乐的人梦寐以求的事。



为了让我们提出的问题更实际、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各位读者可以在每期推文的留言板中留下自己想要对受访者提出的问题,我们将遴选其中的好的部分加入往后的采访当中。所有被选中的问题,都将获得由吉他情报局提供的镀膜琴弦(价值48RMB)。







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本专栏的第一期内容




灵魂拷问


 受访者:朱家明(A)

记者:老于(Q)



Q:职业吉他手和业余吉他手,最显著的差别体现在哪里?

A:“圈里”“圈外”的差别不仅体现在演奏能力上,更差在经验和心态上。一个吉他手,如果没在专业领域打磨过,没有相关经验,根本就不“会”。很多爱好者抱着游戏的心态弹琴,把它当成一种单纯的娱乐。他们可能在做着跟音乐相关的事情,但这样的状态跟职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国内,直接依靠自己的作品和演出赢得尊重和收入,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这样的状态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Q:以时下业界的情势来看,是否有某些既定的技术标准可以将这两种群体清晰地分别开(或者说,一名吉他手应达到哪些基本的要求/标准,才有机会进入职业领域,被称为“专业吉他手”)?

A:有,但这个标准不是局限在某几种技术类型上的,更多要看一个吉他手的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对乐手来说,能力的“广度”很重要,他们需要熟练掌握更多的音乐风格和类型,但相比之下,可能不必把某一种东西弹到“天下无双”的境界。乐手不必是创作者,如果把它当成一种职业来看,那么他跟去公司上班也没什么分别,一个乐手甚至可以不必热爱音乐,你只需要做到完成别人交给你的工作,就算合格了。但是,如果是“演奏家”的话,就完全不是这样了。那些执着于用吉他去表达自己的人,才是演奏家,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深度”,他们需要深入地锻造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做更多个性化的表达。

 

Q: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何塑造自己的个性、风格?

A:要先从模仿开始。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的风格和个性自然就出来了。要有耐心,也要坚持写作。模仿这条路也是我在走的,比如我的第一张专辑,明显有Tommy Emmanuel和Don Ross的痕迹。而第二张专辑,我自己的风格稍微凸显出来了。等到第三张《乡路》发行之后,别人已经在评价说“啊,这是朱家明的风格”了。那时候,我已经是我自己了,没有人再说我像任何人。就连我自己在创作的时候,也完全不需要刻意想着“我要像谁那样去弹琴”这件事了。想比别人成就高,就要对自己更狠。但切记,不要一位地沉浸在大师的作品里走出不来。

 


Q:你是如何拓展自己的风格的?

A:我在做流行音乐。我在跟各种风格、流派、形式打交道,同时我也想追求更丰富的东西。

 

Q:跟过去相比,网络能为一个学习者提供的资源愈发充沛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学者和专业吉他手之间的差距比过去小了吗?

A:网络媒体发达,让收获流量变得很容易,一个初学者随意弹一首曲子发到网上,或许就能收到很多关注和好评,但流量不能代表水准,不要被一时的喧哗蒙蔽双眼。在我看来,两者的差距也完全没有缩小,一个业余的吉他手,需要经历很多才能逐渐向职业过度。单纯从“机遇”的角度来看,市场为吉他手提供的机遇和空缺是有限的,然而如今弹琴吉他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只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而已。

 

Q:自学型吉他手应如何“去糟取精”,少走弯路?

A:我觉得这件事很难做到,其实没有人可以不走弯路,抵达审美的高地,还是要历经曲折的。人的听感都是倾向于先去捕捉那些“容易听的”东西,而不是难的、晦涩的东西。但“容易听的”并不代表美,也不代表好。审美能力需要日积月累地培养。

 

Q:对于一名想要走入专业领域的吉他手来说,您认为哪些实践机遇是必须抓住的?怎样的场合更考验一名吉他手的硬实力?

A:现场表演,尤其是那种商业表演。大家花钱买票来看你弹琴,你的压力也就更大。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做专场的时候,大概08、09年的时候,我很紧张,但我也是从那时开始学会怎样把控现场的。

 


Q:在评价一段优秀的演奏的时,人们喜欢从“律动”、“味道”、Feel这些抽象的角度去评价它。好的“味道”往往是业余吉他手欠缺的,但我们对这种差别的感知似乎更偏近于感官层面。如果从技巧和经验的角度出发,哪些具体的细节可以让演奏变得有“味道”呢?如何训练它们?


A:我认为是两个方面,首先是手上的能力:基本功必须过硬。要做到自如驾驭你想表达的东西。第二就是细致的观察,如果你觉得自己律动不够,那就多去听律动好的音乐,如果你觉得自己味道不足,那就多去听有味道的音乐,看它们在哪些细节上做得比你好,然后积极地去模仿、学习。还是那句话,一定要多模仿,不要怕别人说你像谁,在开始的时候,如果真的有人说“你弹琴像某个大师”,那是对你莫大的夸奖,如果你觉得“啊,他们说我像别人,好害羞啊”,那就别弹琴了。我在《十条建议》里的最后一条中也说了:不要模仿比你强的人,要模仿,就模仿最强的那个。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做好一件事,就先从模仿把这件事做得最好的那个人开始。喜欢Tommy,你就直接去模仿Tommy,而不是模仿Tommy其他的模仿者。


Q:职业吉他手如何听音乐?如何分析音乐?

A:更多的去注意好听的细节,比如一种和声走向。喜欢就用心抓下来,参考,借鉴。学以致用。


Q:大量的听曲和演奏,是否会伴随着严重的审美疲劳?

A:一定会的。把爱好当成职业的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除了努力面对,调整心态,没有什么别的办法。除非你有充足的经济实力做支撑,能够跟很多不想做的事情说“不”。

 

Q:节奏感对于一位吉他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也有不少人一直在倡导充分的“自由感”,这和“严格遵照节拍器”之间似乎是矛盾的。那些听上去很随心所欲的演奏,是怎样做到的呢?节奏训练,到底要准还是“不那么准”呢?

A:必须先弹准!弹准是最重要的能力。能弹准,才有“不弹准”的资格。“散拍”、“自由感”应做到收放自如,能“出去”,更能“回来”,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强的能力。不同的乐曲对表达也有不同的要求,很多时候你必须分毫不差地与节拍器吻合。所以,先做到弹准!

 


Q:职业领域是否也时常出现“羊群效应”,比如某一时期,大家的创作和编曲有着强烈的趋同化、同质化现象?

A:这个还是要看出发点吧,如果你是一个“神曲制造机”,创作只为“火”这个目的,那么跟风肯定是个好办法。但如果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那就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你也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创作出有个性而且受欢迎的作品,总是想着怎样向那些你不喜欢的东西妥协,这绝对不是一个成熟的创作者的想法。好笑的是,就算你朝某一个不喜欢的对象妥协,你也很有可能火不起来,因为你不是他。坚持做自己吧!

 

Q:去年,一首《离人愁》让“4536251”传遍大江南北(感谢李袁杰先生)。很多人开始用“和声走向是否独特”去评判一首作品的好坏,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A:有些人明明只会用几个和弦,但写的歌就是能“中”;还有些人掌握了成百上千的和弦,却写不出一首“中”的歌。很多人想不通,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于音乐来说,“中”的关键就在于旋律够不够好。优美的旋律永远排在第一位,旋律足够好,即便和弦千篇一律,也是一首好歌。所以不要本末倒置,如果只是想着怎样在和声进行上追求新意而忽略了旋律本身的优劣,那是无济于事的。从写作方法上讲,在一套和声进行里用尽全力去摸索,比不停地换和声进行效率要高得多。现在很多欧美歌曲的创作人员名单上会出现好几个人的名字,这是目前流行的做法:编曲者或制作人把一条Loop丢给不同的人,让他们分别进行写作,最后从这些人的创作中选出好的。由此可见,旋律为主,和声为辅。

 

Q:《离人愁》 “中”了吗?

A:滚。

 


Q:能否简述一下您个人的职业化(从非职业领域逐渐过度到职业领域)道路?

A:完成《白日梦》的发行巡演以后,有一位前辈请我去帮他做演唱会。其实那个时候,我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没跟乐队一起排练过了,我以为我完全可以胜任,但结果并不理想,所以后来我被那位前辈淘汰掉了,这让我很受打击。作为一个指弹演奏者,我一度非常骄傲,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个演奏家了,拥有不少粉丝,可以在舞台上自由地表达自己,可这次合作却让我清醒过来。我发现音乐当中的很多内容,我根本完全不了解,这种状态是我接受不了的。第二年,龙隆老师介绍我去给狼哥(老狼)做吉他手。这一次我通过短暂的调整,进入了状态,后面也就有了机会跟李荣浩合作,制作、编曲等等相关工作也就循序渐进地开始了解和掌握了。

 


但我认为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成为怎样的音乐人。我当时只能弹吉他,也不认识太多吉他圈之外的人。当我认识了上面说的这些音乐高手后,他们成了我的榜样和目标。我意识到单纯地演奏吉他是不够的。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要学习,我要会得更多。反之,如果只是以一种游戏的状态去弹琴,开个小琴行,混个吃穿不愁,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一个想进步的人,应该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这一点从我做的音乐上也有体现,我从做指弹开始,后来又回到指弹,我也想要通过这个过程,给国内做指弹的新人们探索一条新道路。

 

歌手 老狼


Q:最初迈入职业领域的时候,有哪些现象或作品曾让你感到强烈的震动,比如发出“哦!原来职业的吉他手是这样的!”这样的感叹?

A:有很多!李荣浩就是。我觉得他帮我开了一扇门,他对音乐的把控能力是我想要追求的目标。他的吉他演奏非常优秀,但能力不仅体现在吉他演奏一个方面。当然,我不想成为第二个李荣浩,我最大的渴望仍然是成为一个更好的吉他演奏家,同时我也想继续把左岸西西这个组合做好。


歌手 李荣浩 


Q:流行音乐编曲,与“指弹”编曲的区别是如何体现的?比如,如果将指弹作品中的个别声部直接替换成其它器乐或人声,就算是完成了一首其它类型的作品了吗?

A:我弹了二十年的吉他,可是在做流行音乐编曲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之前的积累简直毫无用武之地。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我觉得它们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其实流行编曲要做的就是把旋律的创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和情感能量放大,放大到一定的程度。我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到处碰壁,强烈的自我怀疑。但人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学着去激发自己。很多时候,指弹仿佛是在做加法,你要尽量体现一把吉他的魅力,把很多吉他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而流行音乐编曲的过程,更注重对旋律(人声)的渲染,当然,手段也更多。指弹编曲的思维和流行编曲的思维之间怎样转换,需要灵活的思考。还是我说的那样,要看人的想法“对不对”。一定要动脑,切忌“民工弹法”,民工搬再多的砖也做不了设计师。并不是练得多,就有进步。

 

Q:乐手、编曲者、制作人常被看做是音乐行业中的“幕后英雄”,他们较少暴露于大众视野中。作为职业编曲者,是否曾有想要从幕后转入台前的强烈冲动?

A:首先我自己没什么不平衡的感觉,因为我的身份是多重的,我有充分的机会走到台前。比如指弹专场,或者左安西西的专场,我都是直接面向观众的。至于其他幕后人,我觉得术业有专攻,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其实不需要通过走上舞台才能达成,如果一个人就是想要收获掌声和知名度,那他可以去做艺人嘛。不过,幕后英雄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掌声和关注。


访谈部分结束








#写在后面

如果将音乐理解为对创作者的某些具体情绪的映射,那么,从朱家明的音乐中,我们似乎可以很轻易地捕捉到那些强烈且细腻的感受:一个东北男人内敛的热情,一份不愿言说却又难以掩盖的焦虑,在纯真与事故之间徘徊的茫然,或许还有一点“艺术家个性”中典型的优越与孤独。走近他,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朱家明远比那首叫做《双面》的乐曲(朱家明代表作之一)更能诠释一个人性格中的多元与对立,虽然他常自嘲说:“我是一个乏味的人,因为我的生活中只有音乐。”

 
十年前,“指弹潮”悄然漫入中华大地,朱家明率先趟至对岸,为后来人溯出一条艰难却浪漫的通路,成为了众人瞩目的“中国指弹第一人”。多年以后,他又以唱作人、编曲、制作人的多重身份与几位华语乐坛的中流砥柱联手,开始探求更深处的可能。在李荣浩、老狼、小柯等一众音乐才子眼中,朱家明是吉他大师,是乐坛新锐,也是靠谱的伙伴。可相比把赏这些亮闪闪的头衔,朱家明显然更愿意将注意力投注在怎样跟自己的音乐达成和解这件事上。
 

我与家明熟识已久,在开始这次采访之前,为了确保不会打乱他的日程,我反复跟他确认过几次采访的具体时间,而我得到最多的回复是:“在棚里,晚些联系。”上午在棚里,午餐在演出现场,半夜在音乐工作室,“不吸烟,不信教,基本不喝酒”,打认识他到现在,我几乎不知道除了音乐,他还喜欢做些什么,只好回复:“不急。但你的确很乏味”。
 
细细想来却也难怪。酒精、宗教和那些动听的称谓很像,一旦把持不当,就要意乱神迷。朱家明之所以清醒,或许正因为他始终对那些常人难以抗拒的麻醉剂敬而远之,而在此之前,他早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坚实且精彩的信仰:音乐。音乐显然是个知心朋友,透过音乐,他的焦虑受到了呵护,他的孤傲受到了宽恕,他的茫然获得了指引。透过音乐,他注视着自己的渺小和世界的深远,所以他们长久地陪伴彼此。
 
当然,这个乏味的男人也有好笑的一面。演奏会上,他的即兴包袱从来抖不响,可一旦板起脸来谈点严肃的事情,略显僵硬的表情又让观众忍俊不禁。2018年的某个上午,我和他一起赶赴演出现场,从酒店走出来,他一个人提着大包小裹的行李,还有加在一块儿几十斤重的琴箱、效果器,除此之外,他还特意腾出一根手指,上头勾着一件轻飘飘的格子衬衫。我问他,他说,“早上才想起来洗,这会儿没干”。
 
这一次,我们和家明探讨的主题是“业余吉他手的职业化道路”。作为国内最好的吉他手之一,他为我们分享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除了那个无人不知的吉他大师和他精湛的演奏技巧,我也想让大家透过我的文字去看一个这样的朱家明:他乏味又有趣的,高冷又热情,他喜欢用黑泽明的电影和凯鲁亚克的小说去命名自己音乐,他折断虚名,公然“出走”,独自回归,不知何时又要出发。他是个“做作高手”,但他一直在“在路上”。
 
 
 
 
策划:吉他情报局,老于(于子寒)
采访、撰稿:老于(于子寒)
 
 
本期内容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将跟大家分享来自董运昌、向嵬、胡洋以及各个不同领域的知名吉他手的独特经历和宝贵经验。如果你喜欢这期内容,请持续关注我们。
 
不要忘记在留言板中留下你想向吉他手们提出的问题!
 
这里是吉他情报局,我是老于,一个喜欢吉他的人,希望你也喜欢我们(都给我关注、留言、点赞、转发!!)OK,开玩笑的。祝你弹出更美的音乐,下期见!


本期受访者简介
朱家明,吉他演奏家、音乐制作人、创作组合左安西西成员、著名原声吉他品牌“Covenant卡弗兰特”首席合作艺术家。2011年发表原创指弹吉他专辑《白日梦》。2014年发表专辑《白日梦II - 双面》,获得2015年华语金曲奖“年度最佳HI-FI演奏”提名。2015年发表首支单曲《当你离开的时候》,实现了从演奏家到歌手的成功转型。2018年发表第三张吉他演奏专辑《乡路》。2019年发行首张现场演奏专辑《The Way Home Live》。
 
 作者简介
老于(于子寒),1989年生人。作者、诗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国内多家吉他音乐、文化类新媒体担主编、主笔、记者、音乐会策划,2015年至今发表、编辑相关文字数十万余,采访不同类型的吉他音乐家、制作家、品牌负责人、教育工作者近百位。曾担任日本音乐家伍伍慧(Satoshi Gogo)中文版曲谱集《Shipmates》特邀编辑,被诸多指弹音乐人誉为“最懂吉他的作者”,励志做吉他音乐行业长久、忠实的观察者和建设者,为其发展贡献热量。

#老于(于子寒)